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安徽中医药⼤学药学院,是全国⾼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较为⻬全的药学院系之⼀,也是全国最早同时拥有中药学、药学两个⼀级学科的院系。1974年建⽴药学系,2004年成⽴药学院,2014年搬迁少荃湖校区。先后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作标杆院系、基层思想政治⼯作⽰范点、“三全育⼈”综合改⾰试点院系、五四红旗团委,拥有全国⾸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全国党建⼯作样板⽀部2个,全国⾼校“双带头⼈”教师党⽀部书记“强国⾏”专项⾏动团队2个,全国、全省⾼校“双带头⼈”教师党⽀部书记⼯作室各1个,安徽省党建⼯作样板党⽀部3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18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18人,具有博⼠学历132⼈。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 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2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4人,省杰青4人、省优青3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6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个,省领军人才团队2个。

设有党政办、教学办、科研办、学科与学位办、实习与就业办、学⼯办、分团委等7个办公室和⼋系两中⼼:药化与制药⼯程系、药剂系、药物分析系、中药资源系、⽣药系、中药药理系、⻝品与⽣物制药系、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系、中药资源中⼼、实验(实训)中⼼。依托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建有药物制剂研究所、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

现有中药学、药学、制药⼯程、药物制剂、⻝品质量与安全、⽣物制药、中药制药7个本科专业,其中中药学、药学、制药⼯程专业为国家⼀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制剂专业为安徽省⼀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品质量与安全、⽣物制药专业为安徽省新兴专业。拥有国家⼀流课程9⻔(中药药剂学、药⽤植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物理化学、中药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安徽省⼀流课程34⻔,安徽省双基⽰范课程11⻔;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本科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前本科在校⽣2931⼈。

现有中药学、药学两个⼀级学科,其中中药学学科列⼊安徽省“双⼀流”培育学科、获批安徽省Ⅱ类⾼峰学科、安徽省“国内⼀流学科”及安徽省重⼤学科;药学学科获批安徽省⾼峰培育学科。⼆级学科中药资源学(药⽤植物学)、中药化学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药剂学学科获批安徽省重点学科;药剂学学科获批安徽省⾸批“双特⾊”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全球ESI前5‰。拥有中药学博⼠后科研流动站、中药学⼀级学科博⼠学位授权点;中药学、药学等硕⼠学位授权点13个,⽬前在读硕⼠研究⽣1052⼈,在读博⼠研究⽣53⼈。

建有教育部省部共建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安徽省活性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复⽅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8个,现代药物制剂安徽省⼯程技术中⼼等厅局级平台6个,与企业共建省部级以上平台23个。近十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8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其中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89篇 ,其中SCI收录799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31项,编写专著33本,参与制定中药材标准47项。

五⼗余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分布在海内外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医药领域20000多名优秀⼈才。当前,在学校推进“双⼀流”建设的进程中,药学院将以“内涵发展,提⾼质量”为主线,着⼒提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平,全⾯提升⼈才培养质量,努⼒创建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实⼒、省内⾼⽔平的药学院,奋⼒开创中药学⼀流学科⾼质量发展新局⾯,为聚力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贡献卓著”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式现代化安徽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上数据截⾄2025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