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峰,研究员,医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药性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中药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和老年病分会委员。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财政部科技项目、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评审专家,Plos one, Pharmaceutical biology,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r等SCI源刊以及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审稿人。目前主要从事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药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或正在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医科学院传承项目等10余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或正在开展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十二五”重大新创制等多项。近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各级奖项7项(其中三项排名第一);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CI收录,参编著作多部,申请国家专利两项,申请国际专利一项。已培养或协助培养博士生3人、硕士生5人和博士后1人。
近年发表的代表性文章(5篇):
1.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biscoumarin and dihydropyran derivative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16,26,3876�3880(通讯作者)
2. Antibacterial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Biscoumarin and Dihydropyran Derivatives. Molecules, 2015,20,17614-17626.(通讯作者)
3. 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s of Nogo-A in CNS Biology and Diseases Neurochem Res (2015) 40:1767�1785. (通讯作者)
4. 从机体TRP寒热感受环节挖掘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中国中药杂志. 2012.37(16):2501-2504. (第一兼通讯)
5. Anti-nociceptive mechanism of baicalin involved in intervention of TRPV1 in DRG neurons in vitro.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0; 129(3): 361-366. (第一兼通讯)
联系邮箱:fsui@icm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