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药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了“一套机制、两个平台、三支队伍、四项服务”的心理育人模式,增强学院心理育人实效,打造心理健康工作示范院系。

建立一套机制,确保工作规范化。学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学生处副处长、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顾问,心理学专业教师任站长,定期召开心理健康工作会议进行工作研讨,明确工作方向。先后建立组织领导、日常管理、人员管理与培训、危机干预、心理月报、档案建设等10余项制度,推进学院心理育人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依托两个平台,拓展工作载体。辅导站借助新媒体的优势,通过线下线上平台协同开展工作。“药苑心语”微信公众号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分享心理成长资源;开设“心语树洞”和“就业星标”栏目,倾听学生心声,为其答疑解惑。“安中大药学院表白墙”为学生提供云端疏解情绪和烦扰的空间,通过朋辈互助、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心理氛围,参与人数达2300余人。设立药学院305室心理辅导站,既满足了学生寻求个体心理辅导的需求,也为辅导员提供了谈心谈话的空间。创办《四季药苑》期刊,鼓励师生分享见识,表达情感,传递温暖,宣扬健康向上的院内外文化,已发刊22期。

搭建三支队伍,提高工作专业化。辅导站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心理委员、心理志愿者等方面的力量,组建心理专业队伍(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育人队伍(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学生会心理部、心理志愿者、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多次举办心理健康工作能力提升培训,推动工作全员化、专业化。学院鼓励工作队伍将实践经验凝练为理论研究,成功申报省校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近20篇。
提供四项服务,促进工作立体化。辅导站围绕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实践活动、预防干预开展工作,切实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至药学院305心理辅导站预约个体心理辅导;此外,辅导站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开展主题团体辅导活动,如“破冰之旅”、“找寻人生的快乐”。组织线上线下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调适方法。开展心理剧大赛、心理读书会、心理观影、趣味心理运动会、“悄悄对你说”等活动,参与学生年均1000余人,曾在校级心理剧大赛、心理运动会中荣获一等奖。安排新生参加心理普测,并建立“寝室长-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辅导站”四级联动模式,做好心理问题预防、辅导和转介工作。

今后,学院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度;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实效,引导学生在利他奉献中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更好地服务社会。(李相南/文图 胡卿/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