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药学院分团委响应校团委号召,在3-4月广泛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开展前,药学院分团委召开了“三月雷锋月”动员部署会议。会议要求在活动中要遵守防疫相关规定,就近就便开展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活动;要在劳动服务中深刻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学习感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有药味”、“有温度”的活动;要在活动中促进学风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养成低碳环保理念。各团支部学生骨干积极策划并讨论本团支部公益活动方案,确保系列活动顺利开展。
一、花茶馥香飘社区,社区服务沁人心
3月2日下午,新站区磨店社区“红马甲公益活动”项目启动暨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实践劳动基地”揭牌仪式在新站区少荃家园社区举行,这是学校全面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深化实践育人的一项创新举措。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药学院“沁馨药苑”学生社区与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药信息工程院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等师生志愿者们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志愿活动围绕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医药卫生知识和便民服务等项目展开,药学院志愿者精心布置了腊叶标本展示区和中药花茶品尝区,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师生志愿者们热情地向社区老人介绍健康养生知识和常见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为下班后在站台驻足的社区居民递上苦芥茶、菊花茶等五个品种的药食同源花茶,并介绍花茶的功效及食用方法;向社区的少年儿童介绍科考队野外科考历程、科考成果和科考精神。前来参观的小学生小李在母亲的鼓励下表示以后要认真学习中药,领悟中医药文化魅力,好好学习,在将来进入安徽中医药大学学习。


二、田间实践悟精神,专业劳动铸人才
我校少荃湖校区药圃、药用植物园是学校是美丽校园环境的重要场所,是我校学生学习药用植物知识的室外课堂,是开展美育、劳育工作的教育基地,在3-4月11个团支部的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药圃、药用植物园开展清洁、除草、维护的志愿服务活动。4月1日下午,药学院师生近50人在学校少荃湖校区药用植物园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教育课。药学院师生们拿上铁锹、水壶等劳动工具,分工明确,个个争先,在田间弯腰、伏地,齐心协力清理杂草、栽培药用植物。劳动过程中,指导教师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栽培中药的生长习性和维护要点,鼓励同学们要做“铁杆中医药人”,把专业所学在田间施展。在师生们共同的努力下,近五个小时劳动实践,让一垄垄药田变得更加春意盎然。本次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我校“中药五能”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专业劳动教育中出力流汗,实践淬炼,夯实技能,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弘扬者、践行者。


三、义务劳动美校园,低碳理念进宿舍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共同维护,药学院21个团支部的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室、校园和宿舍区的义务劳动活动中。在教室区,志愿者们开展了黑板粉笔印清除活动、饮用水地面污渍清洁活动、教学区天花板除污活动等,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园内,开展了白色垃圾清除计划,在地面、树丛里收集顽固的白色垃圾。在校园内各人行和车道收集落叶和垃圾;在宿舍区,开展了吹风机除污活动、过道垃圾清理活动等。学生志愿者走进宿舍宣传低碳环保生活理念,与宿舍同学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将纸壳、塑料瓶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回收,与人与自然协会合作,将回收的纸壳、塑料瓶等捐赠至“绿色当铺”。为丰富学生清明假期生活,拓展学习实践平台,提高学习实践质量,中药资源中心的教师在假期期间值班调度,中药资源中心全天候开放,学生志愿讲解员程讲解。


本次“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药学院“中医药文化进小学校园活动”的线下活动将延期举办,为保证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药学院青年志愿者“线上出镜”开展“‘药你植到’药用植物小贴士”中医药知识科普活动,目前已持续更新11期。此外,志愿者手工制品义卖活动也将在近期开展。(王魁麟/文 药学院各团支部/图 胡卿/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