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研究员应邀来我校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期中药传承创新班作学术讲座。学术讲座由药学院院长桂双英主持,药学院党委书记胡卿、副院长尹登科、党委副书记徐先韬、中国中医科学院彭华胜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中药传承班全体同学和中药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聆听此次讲座。

报告会上,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传承创新班的创始人和设计大师,黄璐琦院士和在座师生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他结合自身的求学和科研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何学好中药的心得体会,介绍了取类比象的中医药思维方式,强调同学们要打好专业基础,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培养科研兴趣,真正地将中药“学进去”。黄院士分享了他在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的优势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让中药“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黄院士殷切希望新一代中药学子要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传承中医药文化精华,守正创新,为中医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桂双英院长代表学校对黄院士精彩的讲座和对我校各项事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师生们谨记黄院士“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教诲,认真学习领会黄院士积极上进、贵在坚持、做好当下的理念,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中药传承创新班由安徽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依据高层次中药人才培养特点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共建,旨在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团队、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级研究平台,校院合作培养“传承创新并举型”中药学人才。第一期中药传承创新班是面向我校中药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本着“自主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了30名学生。该班实行本科导师制,选派中药学学科中学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骨干对学生进行品格引导、学业辅导、专业指导,加强本科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设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特色课程以及特色实践教学环节,安徽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定期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学术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该班的创建,将进一步提升我校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推动我校中药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以及安徽省中药学高峰学科、“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吴君贤、杨正阳/文 尹旻臻、童珍珍/图 胡卿/审核)
附:黄璐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负责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中药材产业扶贫技术指导中心主任,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曾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组织实施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提出和发展了“分子生药学”和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建立了珍稀濒危常用中药资源五种保护模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80余篇,包括NAT COMMUN,PNAS,JACS等SCI文章19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中国标准创新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第一届特约监察员,第十五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