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创药新知”大连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11-10   浏览次数:

为促进不同高校院际间学术交流,推动中药学与药学学科高质量发展,2025年11月8日,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执行院长韩岚率团赴大连,与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联合举办“解码生命·创药新知”大连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青年学者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两院多位国家及省级人才项目获得者,以及双方科技骨干,围绕多个前沿科研方向展开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彭金咏致欢迎辞。随后,两校青年学者围绕四大专题展开学术报告与研讨:

中药资源保护与高值化利用:安徽中医药大学常相伟研究员聚焦“菊花明目功效物质基础与菊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解会群副研究员比较“三种栽培基质下霍山石斛的成分及其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系统呈现了从道地性科学内涵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链条研究路径。王晓群副教授开发的“药物作用的原位可视化:新型质谱成像技术”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撑。

大连医科大学张建斌副教授介绍了“普鲁士蓝纳米酶在炎症治疗中的应用”;安徽中医药大学李真宝研究员和胡希研究员则分别汇报了“用于肿瘤/关节炎治疗的中药纳米制剂研发”和“人工纳米酶用于肿瘤代谢免疫治疗”。王宁副教授报告了“基于‘两亲性分子自组装’递送中药单体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这些报告共同展现了纳米技术在提高药物靶向性和疗效方面的巨大潜力。

代谢调控与免疫微环境:大连医科大学王超教授、霍晓奎教授分别就“整合肠道菌与中药赋能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物质研究”与“代谢靶点在中药配伍和开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安徽中医药大学王丹丹副研究员阐释“天麻素调控多通路改善脑卒中及代谢性疾病的药理机制”,共同揭示代谢调控在疾病治疗中的核心作用。

基因调控与重大疾病机制:大连医科大学于振龙副教授深入解析“分子伴侣p23驱动肺癌恶性进展的多重机制”,王哲成博士探讨“环状RNA在肝脏与肠道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理解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分子基础提供新视角。

论坛期间,双方学者围绕报告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尤为重要的是,论坛促成了“现代技术”与“传统理论”、“微观机制”与“整体疗效”、“西药研发范式”与“中药资源宝库”之间的直接对话,有效拓展科研视野,激发合作灵感。

韩岚在会议中阐释了论坛宗旨:“解码生命·创药新知”系列学术活动旨在,“解码生命”——探索人体健康与疾病发生规律、中药品质形成机制,解析“人”与“药”的生命科学内涵;“创药新知”——推动学科交叉,为药物研发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会后,韩岚一行参观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双方就学科建设、科研协同与人才培养等议题进一步交流。

本次论坛成功搭建起跨学科交叉桥梁,提升了我校药学院的学术影响力,也为青年学者科研合作与共同成长注入新动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国内高水平医药院校的协作,共同推动学科进步、科研创新与人才共育。(李丽/文图 胡卿/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