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药剂学团队在牙周炎治疗领域最新进展:研发智能响应水凝胶实现“抗菌-抗炎-再生”三重协同治疗牙周炎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9-02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药学院桂双英教授、彭成军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综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1区TOP,IF=14.3)在线发表题为“Smart Gated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Hydrogel for Target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Promoting Periodontal Tissue Regeneration”的研究性论文,2024级博士生王桂春、2023级博士生王雨宵、丁杨为共同第一作者,安徽中医药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牙周炎作为一种全球高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一直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口腔复杂环境导致药物滞留时间短,传统局部给药难以维持有效浓度;二是致病生物膜清除不彻底,易引发复发;三是过度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破坏牙周组织再生微环境,导致牙槽骨不可逆吸收。现有临床手段如龈下刮治和抗生素治疗无法同时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促进组织再生方面效果有限。

该团队针对牙周炎药物治疗的现实困境,创新提出“抗菌-抗氧化-组织再生”三重功能一体化策略,开发了智能响应型水凝胶系统HQUP@TF127。该体系以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槲皮素,并以硫缩酮键连接的mPEG作为“门控”分子,在炎症微环境高ROS条件下选择性断裂,实现槲皮素的时空可控释放,清除过量活性氧、缓解内质网应激并抑制牙周膜干细胞凋亡;同时,将天然抗菌剂4-松油醇共价接枝至Pluronic F127,赋予基质在体温下的溶胶-凝胶转变能力,显著延长药物在牙周袋内的局部滞留。体外结果显示,TF127兼具温敏性、自修复性与抗菌活性,对牙周炎主要致病菌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均表现出显著抑制效果;在大鼠牙周炎模型中,HQUP@TF127通过减轻免疫炎症与胶原降解、抑制破骨细胞活化,促进组织保护。该研究基于牙周炎病理特征实现触发式给药与长效滞留,不仅为牙周炎提供了兼具抗菌、抗氧化与组织保护的综合治疗策略,也为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智能递药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展现出良好的转化前景。

本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持续围绕牙周递药系统的构建与评价开展研究,2025年度取得了系列成果,分别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中科院一区TOP,IF=11.5)、《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一区TOP,IF=13.2)等期刊发表,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药学院/文图 胡卿/审核)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08400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5.113928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