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省部共建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与安徽省道地药材品质提升与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召开第二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许钒出席并致辞。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魏骅主持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峥涛教授、陈万生教授、澳门大学李绍平教授、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张亚中主任中药师、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季俊虬董事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彭华胜教授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协同中心主任彭代银教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桂双英教授以及中心成员参加会议。

许钒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旨在向学术委员会汇报两大中心成立以来在道地药材品质提升与开发利用领域取得的工作进展与阶段性成果。他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强调学术委员会专家的深厚造诣和宝贵经验对中心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期待各位专家为两大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协同中心主任彭代银教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桂双英教授分别就各中心工作进展情况作了报告,围绕背景概况、工作进展、工作成效以及未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学术委员会成员认真听取了工作报告,对两个中心在道地药材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围绕道地药材品质提升与开发利用的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一是加强产学研融合,推动研究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解决产业化落地问题;二是深化道地药材栽培技术研究,重点关注种植过程中施肥变化对药材微生物群落及品质的影响,开发专属栽培技术;三是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将基础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道地药材相关标准,提升皖产药材竞争优势;四是拓展道地药材研究维度,聚焦药材“优形-优质-优效”关系,从多中心分布视角明确安徽道地药材的特色优势,并向前端栽培环节延伸研究。
彭代银代表两个中心对专家意见表示感谢,表示将认真吸纳建议,并聚焦种子种苗、绿色栽培(特别是微生物变化)、炮制加工、品质形成机制与产品创制等关键环节,持续提升中心特色优势,打造品牌。(张培良/文图 胡卿/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