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好老师②:杨青山】绿水不改,“青山”常在,记我敬佩的铁杆中医药人杨青山老师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09-17   浏览次数:

杨青山:男,硕士,一级讲师。目前为中国商品学会中药标本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理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商品学教学,中药品质鉴定与微性状鉴别、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以及药用植物系统分类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完成校级教研和科研项目3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4项;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担任安徽省中药资源普查歙县、宿松县、郎溪县、宣州区、灵璧县和临泉县6个县(区)的项目负责人。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著作20余部,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3)、亳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5),获授权专利5项,培育中药原植物栽培新品种5个,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所在支部于2019年11月,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2月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0年5月,获批“安徽省首批领航党组织”。工作10年以来获年度考核5次优秀、6次获安徽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第三届科考队,十五天在野外风餐露宿,夏练三伏,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体会到了中医药人躬行拓新的精神。科考之旅中也让我结识了我学生生涯中最敬佩的老师——杨青山。身体力行,不辞辛苦,杨老师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将才华施展到了山林乡间里,将课堂搬到了野外实践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杨老师是真正的铁杆中医药人。

 在野外跳动的“林中跃”。听学长学姐说,药学院有两位搞中药的老师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一位是中药资源中心主任刘守金老师,人称“草上飞”,一位就是杨青山老师,人称“林中跃”。每当杨老师走进山林里,走下天地间,总有一种莫名的“融入感”,人如其名,杨老师像是为青山而生。越是在岩壁峭石抑或是湍急溪流处,杨老师越是兴奋。他颈上总是挂着重重的相机,手中拿着自制的凳山棍,风风火火地往林子里钻,有时候走的快了,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也追不上他。倏尔看见了好东西,杨老师激动地两眼放光,嘴上念叨着让同学们小心点,脚力却愈加飞健。伴着毒辣的太阳,吃掉背包中携带的馒头,喝几口水,这就是杨老师“丰富”的午餐,他还津津有味地向同学们介绍这“杨氏美食”的食用窍门。在乡间,杨老师经常与当地住户亲切交流,他自然而然地坐在老乡的小马扎上喝一口水,又自如地问询着老乡们的生活情况。有时候问问当地的药材市场情况如何,有时候问问老人家里经济状况怎样,若是老乡家种了中药材,他则一定要走到田里,为药材的种植把把关。久而久之,熟悉了,老乡们看到杨老师来了,都要围坐上来,向杨老师请教中药材致富的良方。

 做实践学生的“守护者”。在带领学生开展中药资源普查,野外见习或者中药资源科考时,杨老师亲自为学生砍制登山杖,跋山涉水,把潜在的危险留给自己,保障学生安全。晚间,学生们休息了,杨老师还要独自在房间内查询隔日天气预报,调查下一个实践地的地貌特征,将每一个危险因素考虑到位。无论是野外的高大木本植物的采集,还是峭壁上药用植物的采集,杨老师总是先嘱咐同学们“离远一点”,然后亲自上阵。在山林中,杨老是总是走在最前面,用他的登山杖反复敲打身边的植物,为同学们驱赶蛇虫。在皖南山区,杨老是总是一边告诫同学们小心山蚂蝗叮咬,一边在自己的腿上拔下正在享用“美食”的蚂蝗。杨老师带队上山,同学们就格外有安全感。

 做甘于奉献的好老师。杨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意识,师生互动意识,他的中药鉴定学实物实地教学模式已实践了十余年,教学效果显著。眼观、手摸、口尝、鼻闻、耳听等五官识药的实物实地教学方式,丰富和内化了同学们的认知,激发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了“识药、制药、评药、用药、创药”能力的培养。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以来,杨老师负责六个县的普查工作,普查过程中积极培养同学理论结合实践、课堂反哺社会的家国情怀。杨老师将他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和科研中,关于杨老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一通来自杨老师儿子的电话。暑期,学生放假,此时恰应该是杨老师可以陪伴孩子的最佳时间,但杨老师却并没有这样,他带着我们在大自然里寻真知,教我们在实践中练本领。电话的那一端,传来了清脆又稚嫩的声音,他问着他的父亲何时归家。他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杨老师似是顿了一下,只说“快了”。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我喜欢看杨老师与同学们的合照,带着几分和乐,带着几分希冀。同学们都喜欢杨老师,直接与老师对接的学生最能感受到老师的负责与否。三寸舌,三寸笔,三尺讲台,三千桃李,更是十载风,十载雨,十年树木,十万栋梁。我愿以杨老师为榜样,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立志做一名铁杆中医药人。(庄荣/文图  胡卿/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