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博士,教授三级,学校教学督导,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卓越教学名师。主讲的有机化学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主持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省级教学团队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多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主编、副主编行业规划教材10余部。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正高组二等奖、首届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第一名)、安徽省首届普通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理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并曾两度荣获安徽省教坛新秀。
“教师不能仅仅是一名教书匠,还要做一名育人的良师。”这是有机化学结课时,方方老师对同学们说的话。

初闻方方老师,来自历届学长学姐的口中:方方老师上课一丝不苟,教学深入浅出,若是能听到方方老师的有机化学课程,不仅知识基础能够夯实,也会打开同学们对这门课程兴趣的大门。但是,同学们也听闻,方方老师是一名严师,课前提问,检查笔记,课后讨论是“必选项目”,还未开课的同学们也不免有些紧张。初见方方老师,一席利落的短发,干净的白衬衫,标准的普通话,和如篆刻般的利落板书,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经过一个学期的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同学们终于体验到一位有情怀,有方法,有魅力的教学名师的风采。
量体裁衣,让每个同学紧跟节奏。有机化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方方老师为了这门课脉络更加清晰,他将教学内容分为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立体化学、有机基础理论、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机理、药物合成及结构修饰六大模块,将每个板块讲深讲透,让每位同学融会贯通。方方老师每一堂课前课后都会通过提问来掌握同学们的听课效果和对所学章节的掌握情况。对于同学们普遍回答情况不好的部分,方方老师会再度讲解巩固。对于课堂互动中表现欠佳的同学,他会在课下与学生单独聊天,了解其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为学生排忧解难。面对考研考前的困惑与咨询,方方在课下与学生促膝长谈,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疙瘩,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复习计划,并抽出大量时间义务为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答疑解惑。利用教学互动软件、电话、微信、短信、邮件、QQ等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对同学们在教学方面的要求与建议,第一时间给予答复。方方老师记得班级同学每一张面孔,一门课上完之后能几乎不落得点到所有人回答问题。就像神奇的魔术师,总能有办法让你聚精会神。
融会贯通,让每个同学学以致用。方方老师注重让学生早早培养出上课要“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并且会亲自检查,把我们的笔记收集起来,就像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一样“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上课时盯着我们有没有动笔,下课后关注着笔记的质量如何。就是这样,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推动班级的良好学风,也为同学们为日后总结复习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日常授课外,方方老师鼓励同学们独立查阅文献,公开汇报设计策略,并指导学生完成设计报告的撰写,培养了同学们“学”的主动性,凸显了“有机化学”与“药用”的内在联系。他鼓励同学们大胆走上讲台,体验担任主讲教师的感觉,在锻炼学生的胆量、口才,增强自信心的同时,激发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对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助推作用。针对部分学生专业发展上的迷茫,方方老师通过个别谈话和专题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计划。

发扬传统,让每位同学有责任担当。方方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精神高昂,热心尽责,他所具备的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光荣作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同学。他能够自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分享相关学科名师大家为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的鲜活案例,通过讲述我国代代化学领域的科学家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科学事业奉献的感人事迹,让同学们真正理解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品质,体悟到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都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责任和担当。我愿意把这些比作是一颗颗种子,或许有一天,我们没有从事有机化学或药物合成相关学科的工作,也许方方教给我们的知识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淡化了,但是他教导我们严谨治学,甘于奉献,追求高限的品质,会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对于我们的恩师,我有太多太多可说可写的东西,还记得无数个我们和老师在课堂上“挥斥方遒”的日子,这些美好的记忆犹如多彩的画卷,时常在我脑海里静静的展开。在高校,有这样一位榜样,一位领路人,是我们的幸运。(舒赖心玥/文 方方/图 胡卿/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