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生物制药系成立于2020年,系所属专业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和生物制药两个本科专业。作为药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依托学校深厚的中医药学科背景,致力于推动中药学、食品科学与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交叉融合,培养符合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师资情况
本系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拥有安徽省“优青”2人、“教坛新秀”1人、“安中学者”1人。教师多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学缘结构优良,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坚实保障。
2.学科专业特色
本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13年获批安徽省教育厅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专业改造项目,并于同年获批工学学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实现第一届招生,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工科”实践项目,2021年通过安徽省本科专业评估。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我校的中医药学科优势,顺应当前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注重中医药和食品的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渐形成了强于检测能力和功能食品研发,兼具中医药学基础的“食药结合”专业特色。
生物制药专业2014年获批安徽省教育厅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专业改造项目及工学学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实现第一届招生,经过多年专业建设与实践探索,该专业确定了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完成了多个能满足专业实验课程教学需要的实验平台(如,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制药实验室、发酵工艺原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平台,以及制药工程实验平台、制药仿真实验室等虚拟实验室)。2022年获批安徽省“新工科实践项目”。
3.人才培养
本系目前主要承担《发酵工艺原理》,《生物制药技术概论》,《生物药物分析》,《生物药物质量与控制》、《生物制药工艺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等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食品工艺学》和《发酵工艺原理》为安徽省一流课程,生物制药专业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教师团队承担了省、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20余项,担任副主编和编委教材8本,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奖项7项。
4. 科研方向
依托本系两个本科专业,系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成果,凝练科研方向,目前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大分子活性及其制剂新技术,食用菌菌种鉴定与功能开发,食药同源类物质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5. 科研成果
近年来我系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以及各类人才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Medline收录论文40多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奖4项。
5.系主要人员情况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技术职称/职务 | 是否硕博导 |
尹登科 | 男 | 博士 | 教授/平台管理处处长 | 博、硕导 |
汪天明 | 男 | 硕士 | 教授/科技处处长 | 博、硕导 |
邢世海 | 男 | 博士 | 教授 | 硕导 |
夏红梅 | 女 | 博士 | 教授 | 硕导 |
梁娟 | 女 | 博士 | 副教授/系主任 | 硕导 |
解松子 | 女 | 博士 | 副教授/系副主任 | 硕导 |
孙念霞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谭松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徐伟芳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硕导 |
邹容欣 | 男 | 博士 | 讲师/系秘书 | 否 |
智楠楠 | 女 | 博士 | 讲师 | 否 |
孔诚诚 | 女 | 博士 | 讲师 | 否 |
方文悠 | 女 | 硕士 | 讲师 |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