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系成立于2004年,拥有药物分析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22人。正高职称10人(含校聘教授4人),副高/副研职称9人(含校聘副教授4人,校聘副研究员1人),讲师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2人入选安徽省杰青人才项目、4人入选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项目,3人入选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获省“教坛新秀”荣誉称号。
药分系目前主要承担《药物分析》、《中药分析》、《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现代仪器分析》、《中药分析新技术专论》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其中《药物分析》为国家首批一流课程。针对我校药学留学生班的国际化培养需要,开设了《Organic Chemistry》和《Analytical Chemistry》、《Pharmaceutical Analysis》三门全英语授课课程。
药分系教师一直致力于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创新。2018年获批校级《药物分析》重点支持学科建设项目。近三年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10余项,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教研和教改论文20余篇,参编10余部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物分析学》的编写、参编《中药分析学》、《仪器分析实验》双语教材、《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化学》、《体内药物分析》、《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等不同出版社教材。参编《Drug Transporters in Drug Disposition, Effects and Toxicity》、《系统生物学在中医风湿病中的应用实践》等学术专著,累计主编教材、专著30余部,为全国中药学、药学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积极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术科技类竞赛奖项总计10余项。
药分系坚持教学科研并重,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显著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其中面上项目7项,青年科学基金6项),承担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2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项、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2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2项、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4项,另外承担多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累计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近三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中科院分区一区为12篇,二区为28篇),包括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Biomaterials、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Phytomedicine等;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批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药分系成员组成:系主任:汪电雷,系副主任:韩智莉,其他成员:吴虹、贾勇、张玲、薛璇、杨晔、张自品、王丹、张云静、倪佳、杨敏、芦男男、刘寒蒙、王晓群、陈林维、束成林、蔡百祥、王言、冯智慧、吕王洁、方伟、陈志。